經營管理
今年以來,大佛寺礦聚焦“三基”建設,持續深化“人才強企”戰略,以系統性規劃強根基、創新性實踐激活力、前瞻性布局謀長遠,積極構建“技能筑基、文化鑄魂、科技賦能”的“三位一體”素質提升體系,全面激活礦井高質量發展人才引擎。
三級聯動強根基,雙輪驅動提素質
該礦制定了《全員素質提升考核實施方案》,構建“全員覆蓋、分層推進、動態優化”的立體化考核機制,圍繞“學歷、職稱、技能等級、注冊安全工程師”四大維度精準施策,通過設立學歷提升專項補貼、職稱晉升綠色通道、技能等級及注安師激勵等配套政策,推動人才結構持續優化。截至目前,大專以上學歷占比達57.1%,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占比達52.3%,中級工以上技能等級占比達55.2%,注冊安全工程師占比達15.2%。
堅持“線上+線下”兩翼同頻共振、“理論+實踐”雙輪驅動發力,積極構建“三級聯動”培訓網絡,依托行業協會、高校研修開展管理人員專項培訓,通過“導師帶徒+項目攻堅”鼓勵技術骨干參與“一專業一難點”、智能化設備調試及系統優化,借助“技能大師微課堂+全員安全培訓考試+崗位實操輪訓”強化技能操作人員業務培訓,一季度累計開展各類培訓30余場次,覆蓋采掘、機電運輸、“一通三防”、地測防治水、安全監測等40個關鍵崗位750余人。同時,每月對全員培訓學習數據進行統計分析,一季度全員安全培訓累計1.96萬人次,練習題數1557萬道,練習時長1.4萬小時,機考平均分97.87分,通過率達100%。
靶向培訓強技能,多元育才破難題
該礦針對瓦斯治理、水害防治等難點堵點問題,靶向施策、精準施教,開發制作61部“場景化微課”視頻,借助VR模擬系統開展高風險作業實訓,實現“零成本練兵”,確保全員將專業知識學懂、學深、學精、學透,一季度職工不安全行為同比下降13.8%。
緊扣會操作、會保養、會修理、會故障診斷處置“四會”能力建設目標,積極實施精準化能力提升工程,與智能化裝備廠家深度合作,定制“理論+實操+案例”的“三位一體”培訓方案,先后選派技術骨干赴廠家實訓基地駐點學習、邀請專家駐礦開展 “一對一”指導等培訓9期27人次。同時,持續強化復合型人才培養,創新推行“1+1+N”導師帶徒機制,遴選機電工程師擔任理論導師、首席技師擔任實操導師,通過“崗位練兵擂臺賽”“故障診斷沙盤推演”等實戰化培訓,成功孵化出了數十名具備復雜故障獨立處理能力的全能型人才。
三融安全文化,“五師”賽教展風采
該礦深入推進“九久”安全文化體系落地,創新構建“沉浸式+情感化+文化融合”的“三位一體”落實機制,依托“安全文化長廊”打造實景教育陣地,通過3D事故案例還原、安全標兵事跡展播,實現安全教育可視化滲透。同步開展“家庭、企業、職工”三級安全聯動共享模式、“安全家書”“親情助安”等活動,以家庭情感為紐帶強化責任意識,推動全員參與安全管理,職工主動排查整治隱患量同比增長27%。
與此同時,嚴抓兼職教師隊伍建設,常態化開展五個專業兼職教師授課評比活動,激發兼職教師“比學趕超”積極性和主動性,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教學能力水平。在剛剛結束的彬長公司首屆專兼職教師賽教活動中,該礦遴選的5名兼職教師憑借硬核技術解析、鮮活案例剖析以及一線實戰寶典,分別摘得機電專業、安全綜合專業桂冠以及地測專業和采掘專業三等獎。
千尺井巷淬匠心,時代潮頭立標桿。下一步,大佛寺礦將聚焦“技術破局、文化鑄魂、人才強基”目標,持續深耕全員素質提升工程,全面激活人才“引擎”,釋放內生動力,驅動礦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。(楊揚 趙金麟)
編輯:達文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