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文化
日前,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出臺《關于加強新時代礦山安全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》,鼓勵各礦山企業塑造“一礦一特色”安全文化品牌。孟村礦以《指導意見》出臺為契機,從理念、制度、環境、行為四個維度發力,深化“同心護孟”安全文化理念體系,持續開展安全文化浸潤,塑造思想、凝聚力量、培養習慣。
理念為引:安全意識深植于心
8月7日,該礦開展新時代礦山安全文化建設專題培訓,重點針對區隊長、黨支部書記、班組長,培訓課程內容緊湊且極具實用性。
培訓課上,講師對《指導意見》進行了全程解讀,從《指導意見》的底層邏輯、執行落地的關鍵路徑,到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要點,層層拆解,幫助學員更加明晰安全文化建設重要性、緊迫性。
“內容系統實用、案例鮮活生動、講解通俗易懂,課程干貨滿滿”“這場培訓課讓人收獲頗豐”……學員們對課程給予高度評價。
培訓結束后,該礦各單位進行了二次宣貫,并從安全管理、作業環境提升和營造濃厚安全文化氛圍三個層面,全員探討《指導意見》與礦業公司“同心護孟”安全文化落地提升有效路徑。
制度強基:密織安全防護屏障
《指導意見》明確了2027年近期目標與2030年中期目標,其最終指向都是實現礦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。
該礦以此為遵循,契合礦井安全生產實際,編制印發《“同心護孟”安全文化落地提升三年規劃》,構建安全文化理念體系,“眾人協力即為同心,護守安全便是護航孟村”的核心理念得到全體干部職工的一致認同,并成為抓現場安全的主題主線和主基調。
后五個月,是完成全年任務目標的攻堅期,該礦下發了《關于切實強化后五個月安全管理的特別規定》,全方位反“三違”、全覆蓋查隱患,嚴控安全行為,嚴密安全管理,推進安全管理工作的常態化運行,做到安全管理的實質性提升。
在此基礎上,該礦將核心安全制度轉化為“口袋書”“一圖讀懂”等簡明形式,通過多種方式強化記憶,全面強化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安全素養。
環境賦能:打造安全作業環境
縱觀《指導意見》,“人”的因素貫穿始終,打造一個安全穩定的工作環境,保證每一名職工的生命健康,是安全文化建設追求的目標。
該礦以尊重職工、愛護職工、維護職工人身安全為出發點和落腳點,圍繞“減人、增安、提效”目標,依靠“四化”項目建設,引進先進技術,優化治災措施,提高災害治理的能力和水平。
運輸隊引進新型礦用無軌膠輪車消煙劑,膠輪車尾氣中的有害氣體排放量大幅降低;抽采隊創新應用氮氣增壓泵驅替瓦斯技術,為區域瓦斯治理構建了更高效的防控體系;403盤區集中制冷系統正式投用,讓職工在夏季吹上了陣陣涼風。
從建立“以人為本,生命至上”的核心安全理念,到關愛員工身心健康的細致安排;從打造人機和諧的“防護之網”,到運用新技術提升現場作業環境,無不體現著該礦對職工生命安全與健康權益的高度重視。
行為養成:自主安全變成習慣
安全行為文化聚焦培育全員安全行為習慣,加強職工安全技能培訓,這種深層次的文化浸潤,正是實現由事后應對向事前預防轉變的堅實支撐。
該礦持續深化“手指口述”安全確認法的規范化實施,將其作為安全生產重點崗位的標準化操作要求,推動形成全員自覺遵守的安全行為習慣,不斷提升員工自主安全管理能力,同時嚴格執行“菜單式交接班”制度,確保工作銜接無盲區。
此外,該礦常態化開展各崗位安全理論知識培訓,并將學習貫徹《煤礦安全生產條例》、兩辦《意見》及“八條硬措施”等法律法規作為長期學習內容,通過班中抽考等方式,確保職工熟練掌握安全知識、規范安全行為、提升安全技能。
同時,定期組織應急演練和自救器盲戴考核,以考促學、以練促防,將安全培訓融入日常,全面推進全員素質提升工程,打造高素質職工隊伍。(郝杰)
編輯:達文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