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進“十大價值創造、十個百萬降本增收”行動專欄
今年以來,面對嚴峻的發展形勢,胡家河礦緊扣“經營管理提升年”主線,牢固樹立“四種經營理念”,深挖降本增效潛力,從精準管控、修舊利廢、全員創新等多維度入手,奮力做好開源節流大文章。
精準施策,筑牢降本根基。該礦深化接續調整,持續推進“一優三減”和巷道“三優兩提高”,推廣超長工作面、災害治理巷、集中泄水巷設計,形成401、402、403(405)盤區接續布局,確保采掘接續有序。嚴格落實“三高一低”設計原則,推廣高預緊錨索、Ф28.6mm高強度錨索支護工藝,以質量代替數量,降低支護密度,深化“梯次”支護工藝作用,在保證支護質量的同時降低了材料用量。建立《材料管理辦法》《修舊利廢及廢舊回收市場運行管理辦法(試行)》等制度,規范材料設備計劃、審核、領用、回收流程,合理控制材料庫存,盤活存量資產,降低閑置廢舊資產積壓率、庫存管理成本,對沖成本壓力,提高效益空間。
精細管理,激活增效引擎。該礦持續提升內部市場化管理水平,不斷完善要素市場,積極構建設備維修、修舊利廢等市場,開展單項工程和零星工程競標活動,激發全員節支降耗主動性。推行材料預算“兩級立庫”制度,通過各單位材料預算員和材料分管定額員的兩次核查,及時刪減重復采購計劃,避免重復采購與資源浪費。每旬開展專項督查,利用現場檢查、通報警示等手段,加強對井下重點工程項目、采掘工作面以及機電硐室等區域的材料管控,全面揭示現場材料管理的弊端,不斷提升礦井節能降耗水平。截至目前,累計刪減材料重復采購計劃99項,節約資金投入52.89萬元。開展井下材料專項督查30余次,共查出問題100余條,有效激發基層單位主動抓好現場材料管理的主動性,顯著減少了現場物料亂扔亂放和浪費現象。
修舊利廢,拓寬節約之路。滴水成河,粒米成籮。該礦以控制材料消耗為抓手,堅持能“自修的不外委、自制的不外購、自干的不外招”的“三不”原則,將成本管理落實到各區隊和班組,制定材料回收、修舊利廢獎勵制度,實行材料消耗與工資掛鉤,節獎超罰,讓職工主動算好經濟賬,通過“嚴考核、重獎勵”等多項措施,最大限度激發職工潛能,創造更大經濟效益。截至目前,完成修舊利廢、回收復用產值3751.95萬元,節約資金投入1875.97萬元,有效降低了新材料投入。
下一步,該礦將繼續堅持精細化全過程管控,“節”盡所能降本增效,實現效益最大化,助力礦井打贏這場挖潛增效攻堅戰和持久戰。(田磊 張博)
編輯:達文娟